一、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龙兴大道)工程方案发布
4月22日,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发布了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龙兴大道)工程和G312合六路(南岗镇-小庙界)工程的方案。如果连上正在进行改造的畅通二环北环东段、即将开始改造的畅通二环西环北段,以及长江西路高架及快速路,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肥西、肥东之间将可体验“无红灯”畅行。
据介绍,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龙兴大道)工程西起二十埠河,东至龙兴大道,全长15.5公里,沿线相交道路共40条。其中快速路3条,为文忠路、桥头集路、龙兴大道;主干路9条,为新海大道、大众路、护城路、祥和路、金阳路、白马山路、临泉东路、团结大道、四顶山路;其余均为次干路和支路。
该项目整体采用地面快速路+高架快速路形式建设,二十埠河至云锦路段长约3.8公里,采用地面快速路,主线双六/双八+辅道形式;云锦路至龙兴大道段长约11.7公里,采用高架快速路。此外,在文忠路、桥头集路、龙兴大道交口,分别设置互通立交实现快速转换。
该项目建成后,可分别通过龙兴大道、合蚌路与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无缝对接,也可便捷地联系G329、S105等重要国省干线,实现中心城与对外交通网络的快速衔接,增强主城区与瑶海区、新站区、肥东县等区域组团联系,进一步缓解东西向交通压力,改善周边环境及区域交通运输环境,方便周边市民出行。
二、G312合六路将建多座立交桥
据悉,G312合六路是串联六安市区、合肥市肥西县、运河新城、高新区、主城区的重要纽带,是发展合六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G312合六路(南岗镇-小庙界)工程建设范围为方兴大道至小庙界,长约19.7公里。
其中,方兴大道至新桥大道段按一级公路标准兼具城市快速路,长约10.7公里,规划红线宽度60米,采用地面快速路形式;新桥大道至小庙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长约9公里,过集镇段按市政化道路改造,增设辅道及慢行系统,现状灯控平交口取消,采用主线桥上跨。此外,在与方兴大道、将军岭路、新桥大道等节点设置互通式立交,其余重要交口设置分离式立交。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合肥市快速路网建设,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能力,加强合肥运河新城、高新区、六安东部新城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条件,提升沿线居民生活环境及品质。
三、金寨路(绕城高速-望水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金寨路(绕城高速-方兴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北起龙川路,南至望水路方兴大道,全长约7650米,实施宽度70米。
项目在穿越高速及铁路段采用地面快速路,其余路段采用高架桥方案,终点衔接现状方兴大道立交,全线新建高架桥约5652米。项目同步建设繁华大道、锦绣大道、汤口路下穿金寨路,其中金寨路与锦绣大道设置半互通立交。
金寨路(方兴大道-望水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北接金寨路(绕城高速-方兴大道)工程改造终点,衔接现状方兴大道立交,南至望水路,接在建金寨路桥,全长2.65公里,道路红线宽度70米,采用高架桥方案,双向六车道,高架桥长度约1.84公里。地面道路设置双向八车道,满足附近交通出行需求。
本次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将有效减轻现状金寨路的交通压力,提升市区与经开区、肥西县交通转换效率,方便附近居民生活工作出行。
四、畅通二环西环(樊洼路-北二环)工程
本次工程建设范围北起北二环南至樊洼路,总长2.9公里,规划红线宽70米,城市快速路。项目在樊洼路以北起桥,采用高架形式连续跨越高塘湖路、清溪路后,与西北二环节点衔接。在清溪路节点设置T形互通立交,与清溪路高架实现快速转换。
畅通二环西环作为二环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环畅通工程的最后一个节点,项目的建设将加强中心城区与西部、南部组团联系,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实现内外交通有序转换,并与清溪路高架共同疏解新西站到发交通。
五、宿松路(南二环-深圳路)工程
宿松路(南二环-深圳路)工程北起南二环,南至深圳路,全长约16.7公里,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60米,本次实施标准段宽60米,选址面积1230589平方米。
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表示,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将采用“高架+地面+地下”相结合的方式,新建高架桥。
预计2021年6月开工,建设周期为2年,工程概算投资额约24.5亿元。
公示材料显示,
宿松路(南二环至珠江路段)原则采用高架快速路(架设两段高架桥)。
高架桥快速路(南二环-龙川路、繁华大道-云谷路),高架为双向6车道,地面为双向8车道;
高架桥快速路(云谷路-珠江路),高架为双向6车道,地面为双向6车道;
地面快速路(珠江路-深圳路),主线双向6车道,辅道为双向4车道。
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完成之后,将有效分流金寨路、徽州大道、包河大道的交通压力,加强合肥市主城区与经开区、滨湖新区及肥西的联系,后期向南可与在建的合庐快速通道联通,形成合肥市区往来严店、三河以及庐江的半小时交通圈,促进合肥南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