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最新消息,安徽省人民政府已同意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扩区的批复。
合肥市人民政府:
《关于请求同意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启动扩区工作的请示》(合政〔2021〕7号)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扩区,总体规划面积由6.75平方公里扩大至11.6平方公里(至2030年),四至范围由省自然资源厅依法核定,另行报批。
二、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要进一步完善总体发展规划,做好与合肥市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扩区工作。
三、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应坚持生态优先、高效集约发展,重点关注对董铺水库、引江济淮输水通道、大蜀山森林公园的保护,高水平推动开发区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改善。
四、合肥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扩区工作的领导,依法做好土地征收征用、居民搬迁补偿工作,加强全过程的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扩区工作顺利推进。
五、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促进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9日
据了解此前就有消息,合肥市蜀山经开区扩区范围公布。
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编制了《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2020-2030)》,拟扩区范围主要位于小庙镇东南部,也是合肥四大发展片区——运河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个区域,涵盖了原小庙工业聚集区内现状工业用地。
(图片来源:微博@合肥高楼迷)
具体空间结构规划如下:
1、东区
根据合肥蜀山区经济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条件,以紧凑集约、生态环境保护为理念,规划构建“一心、一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态,彰显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一心:四季花海,连接大蜀山与董铺水库的生态廊道,开发区的生态绿心。
一轴:指井岗路开发区发展轴,串联A、B、C三个片区,引导开发区空间有序拓展。
三片区:依据空间发展轴线和开发区主要道路网,形成A、B、C三个功能完善的综合片区。
2、西区
规划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新格局的打造,重点突出生产、生活、创新创业、科技交流等多种功能,在蜀山经开区扩区范围内形成“一核一轴、一带三区”的空间结构。
(图片来源:微博@合肥高楼迷)
一核:引进国家级的环境产业研发平台,从应用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产品开发着手,打造环境产业科技创新创业核心区。
一轴:依托长江西路,布局科研产业,打造望江西路科创产业发展轴。
一带:位于扩区范围的东片区,依托水系改造,形成小蜀山支架——蜀南沟——滚子河生态绿化带。
三区:围绕环境产业核心领域,在扩区范围的西片区打造环境产业发展区;在扩区范围东片区,结合小庙工业区产业改造提升,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重点发展与环境产业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沿长江西路,结合合六市域交通线站点,布局商住混合用地和居住用地,打造生活服务配套区,实现产城融合目标。
(图片来源:微博@合肥高楼迷)
据了解,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自2013年上轮扩区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发展势头迅猛,规划方案实施效果明显。
2019年,蜀山经开区GDP突破300亿元,入驻企业375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8.03亿元,同比增长49.42%,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
2021年3月28日上午,合肥市2021年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暨运河新城中国环境谷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西区举行!
据介绍,合肥市2021年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共有23个,总投资达111.9亿元。
以环境产业、建筑业总部、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为主的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及“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拉开运河新城产业建设、城市建设的序幕。
这次同时还有蜀山区35个项目集中开工、落户投产,总投资达216亿元。既有启迪数字环卫(合肥)集团、中化学交通建设安徽总部等央企,也有顺丰智能分拣基地、蓝盾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等上市企业。
截至目前,“中国环境谷”企业数127家,预计产值100亿元。
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运河新城举办,运河新城是合肥市当前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片区之一。
下一步,运河新城还将依托“中国环境谷”和“大数据小镇”的产业基础,深入谋划并启动产业导入。
突出生态环保、信息技术、文化体育、大健康、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方向,加快建设工投慧谷产业园,启动启迪未来科技城和环境科技小镇等项目,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合肥重点片区的新亮点。
结语:
随着蜀山经济开发区的扩大,运河新城板块将迎来重要的腾飞时刻,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这里的房价要涨了,应该趁此机会赶紧买入;
但,一个地方的发展绝对不是靠房价上涨来证明的,而是依托于产业、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合肥一些区域的新板块再也不能因为高房价而"吓退"人才,而拖累整体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