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城市纷纷祭出大招升级调控“学区房”!
政策之下,部分城市严禁炒作学区房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一、对热点学区二手住房建立指导价?
日前,浙江宁波住建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该政策很罕见地提出“要建立热点学区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相当于说,宁波热点学区的二手房去网签的时候,至少在名义上,必须执行参考价了。
学区房在二手房炒房上一直都是“钉子户”,对于大家争议很大的学区房宁波竟然建立了指导价,可以一定程度上打击哄抬房价、部分业主“抱团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达到稳定房价的作用。
不得不说,和其他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相比,宁波这个操作针对性更强,从关注度最高、讨论最多的学区房着手,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是个好事!
毕竟在当下,学区房的资产属性已经逐渐超过了教育属性和居住属性,让某些人只看到学区房上涨所带来的资产增值,却忘了教育本身的意义......
前不久,重庆发布《商品房销售不得与入学资格挂钩宣传提示》,明确规定商品房销售不得与中小学入学资格挂钩宣传!
合肥更是在半夜11点突发调控,八条新政、内容涉及之广,从土地供应、新房“摇号+限售”到二手限购、学位制、租赁住房等,一网打尽!
近年来,上海、北京、合肥等地天价学区房频频成交,3月上海入学新政刷屏以后,紧接着合肥的学位制就出来了。
新政要求自2021年新入学起,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多胞胎、二孩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除外。
合肥学区房新政,是在北京六年一学位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年一初中学位的限制,力度超过北京和上海的新政。
这两大新政,无一例外是在打击炒作学区房。
学区本是无辜的,但却被一些无良房企、房东用来“碰瓷”涨价!
对于二手房的学区房,你今年去查这个学校的划片区范围,但是等几年,你的小孩能读书需要学区房的时候,你再去查,很大可能,划片区改变了,或者是多片区摇号。
许多买房人都在“学区房”上吃过亏。
二、是人为哄抬房价,还是真的刚需入手?
学区房真的有我们看到的这么火吗?
不能否认,学区房确实是硬通货,毕竟这关系到孩子能否成功上一所好小学、好初中。
如果你读的是好学校,身边的人都足够优秀,在社会中占据优势资源,这肯定是一个人的强大助力。孟母还三迁呢,择校买学区房很好理解。
但值得警惕的是,在火热的势头下,学区房正被部分炒房客当成了制造焦虑的工具!
据了解,目前很多学区房房源都被“炒家”收购了,他们目标一致,时不时就调一波价,故意挂高价来试试水,看看市场接受度。
说直白点,其实就是个“拉升预期”的作用。毕竟很多买房人都是房产小白,宣传多了,就会自动形成心理定势:学区房=高房价。
其实,对于学区房到底值不值得入手这个话题,因人而异。
对于这次合肥、杭州等城市出台新政,希望能给哄抬房价的房东与和中介们敲响警钟:沦为房价波动的幕后推手,只会引来政策的严打。
对此,合肥的中介反应速度就很快,比如相关的二手房网站已经下架了“成交价查询功能”。
同时,对于房主抱团、临时调价的二手房信息,二手房网站也要求严加审核后再发布。
希望这波哄抬房价的房东与和中介们,不要再人为制造买房焦虑了!
三、央视关注,多城业主降价抛售
最近,一周内,央视多个频道,用很长的时间报道炒房客。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现今的炒学区房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全国各地有城市已经传出学区房开始降价的新闻。
4月9日,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披露,近期,北京市住建委执法部门持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联合多个部门开展房地产市场检查,线上线下两手抓,严查发布委托手续不全、炒作学区房、违规商改住、违规群租、代理出租不符合交易条件房屋等违法违规行为,26家机构被查处。
而里面也提到,炒作学区房被重点查处。
那么,面对充满暗示的房地产标语和不断更新的学区房政策,我们该如何避免“学区房陷阱”呢?
查看学校学区范围
不是离学校近,就是学校的学区,购买房子前一定要看准学区。
尽量不购买未建成学校的学区房
未建成学校存在诸多不可控制因素,即使有预估时间,也不代表建成就能使用,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还是尽量避开。
结语
现在调控就跟打地鼠似的,你敢冒头上涨,调控大锤就会立马把你打下去。目前越来越多城市学习深圳,建立二手房指导价格。 如果指导价出台后二手市场两类房子会受到影响,一是老破小、二是贴牌学区房。这两类房子的含金量会再降低,有指导价在也不能肆意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