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右)、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伍碧君(左)出席业绩会
8日25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线上召开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在新冠疫情冲击经济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上半年该公司依然取得理想经营绩效,多项指标继续保持行业前列。
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该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2669.5亿元,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在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统计的全口径销售额排行榜中,碧桂园销售金额3723.1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上半年销售、营收、毛利、净利润等多项指标稳居行业前列
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669.5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3185万平方米,继续位居行业前列。
具体到各月情况看,除一、二月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出现单月同比下跌之外,该公司权益销售金额自3月起已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7月份权益销售额542.8亿元,同比增长27.52%。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多家房企原定可于上半年竣工交付的项目工期延后,收入结转时点后移,导致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增长放缓或预期减少。2020年前6个月,碧桂园实现总收入1849.6亿元,毛利约为448.9亿元,净利润约为219.3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146.1亿元,多项指标继续保持行业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碧桂园持续对回款目标强考核,强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250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4%,已连续5年高于90%,在行业继续保持领先。
就房地产行业来说,销售回款率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销售回款率越高,代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企业财务资金管控能力越强,而快速销售回款才能保障充足的现金流,进而大大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据悉,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高达205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0.5%。另有约3288.1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营运资本充裕,资金保障能力良好。
土储充裕,精准布局五大城市群
土地储备是房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粮草”。土储丰厚,才能强力支撑未来发展。
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662个。亿翰智库统计,上半年碧桂园新增土储货值1857.8亿元,居行业首位。以项目所在地分,位于一、二线城市和位于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金额比例为39:61;按目标市场分,目标一、二线城市与目标三、四线城市销售金额比例为45:55。
业内分析认为,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兼具广度和深度,广泛布局可以分散风险,深度聚焦则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特别是前瞻性地深度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城市群,很好地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城市群,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3088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达3182亿元,开发价值巨大。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国内权益合同销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近一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佛山、惠州、广州、东莞等城市。
多元实力彰显,世界500强排名升至第147位
据统计,目前碧桂园的项目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8个地级市,累计有超过450万家庭1000多万人选择了碧桂园。在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近10万的庞大市场中,碧桂园销售额市占率已达5%左右。千万业主的选择意味着“用脚投票”,体现了消费者对碧桂园产品力、服务力及市场价值的认可。
近年来,作为龙头房企的碧桂园又围绕地产主业,先后布局机器人建筑、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新零售等新业态,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强化,成为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至2020年8月14日,博智林已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14项,获授权56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该公司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5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填补行业空白;2019年,碧桂园成立全资子公司千玺机器人集团,率先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餐厅连锁品牌,至2020年6月底,已申请各类专利611项,目前已获授权的有205项;汉堡机器人、云轨系统、一体化全自动蒸箱、火锅智能配餐机器人及自动物流系统等61款样机正在研制,其中迷你雪糕机、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咖啡机、汉堡机已进入量产阶段。
于2018年5月成立的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布局农业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平台型农业,目前已拓展海外大农业、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板块。
2020年8月10日,《财富》杂志发布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碧桂园以703.3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147位,位居全球房地产行业首位。碧桂园排名“四连跳”,共提升320位,反映了企业规模实力快速增长。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玉霞 图/受访者提供)